第(1/3)页
秦风心头颤颤,却不知道秦建业告诉他的这些,只不过是冰山一角。
一部分秦风尚不知道的隐情,大抵是这样的——除了公开制定价格标准赚取差价之外,东瓯市从市到区再到镇,由上而下的三级部门,都给这个项目开出了极大的政策优惠。首先是市里对这个项目的财政补贴。在村民的拆迁补助当中,他们所拿到手的每平方1800元的补助金,来源于市财政的直接拨款,比例占到匪夷所思的55%。相当于直接为瓯投集团省去了总投资的一半。
之所以这么做,自然源于机关的财政政策。举个例子,东瓯市05年的财政收入是1000亿,扣除政府运转成本和体制内人员工资,一年到头还能剩个800亿。按照规定,年底之前这800亿要么花光,要么纳入国库,如此一来,但凡领导不是煞笔,肯定就会卯着劲儿地把这800亿消耗掉。今天弄个大工程,明天搞个大建设,通常情况下,这笔钱甚至有可能不够花,所以该怎么花得漂亮、花出花样,就成了一个大学问。
眼下,大学城光学材料研究基地作为市里的重点项目,自然就是市里花钱的重点。
而把钱当作财政补贴发给村民,至少有两个好处。
第一,这笔钱花得合情合理,面上好看。
第二,东瓯市政府直接节约了瓯投集团的投资成本,在这个大前提下,侯聚义和关朝辉势必得投桃报李,为东瓯市的官僚集团提供一些额外的好处。比方说,大量的内部廉价房。
钱是国家的钱,事是国家的事,但最终的好处,大头全都落进资本家和官员的口袋。
村民们虽说住上了新房,可事实上并没有拿到好处,反而还要忍受长达一两年的工期影响,有家不能回,飘泊在外,平添生活成本。
可谓实打实的劳民而不伤财,一手算盘打得砰砰作响,却毫无破绽。
市里头的政策并不违法,因为全国都是这么干的,由不得小老百姓多嘴多舌。
第(1/3)页